有关论文

如何选用防渗涂料?

添加时间:2008/2/28 点  击  数:8245


为使零件不同部位具有不同性能,在采用渗碳、渗氮、渗硼、碳氮共渗、氮碳共渗等化学热处理工艺的同时,还需要采用局部防渗技术。过去常采用镀铜、镀锡、预留切削余量等办法防渗。由于镀铜、镀锡工艺复杂,镀层质量难以保证,镀液对环境污染以及预留切削余量工件需在冷热加工车间多次往返,需二次加热淬火,由此造成的钢材、能源、时间的浪费。
近20年,涂料防渗技术正逐渐替代传统工艺。它既可达到局部防渗的工艺要求,也克服了传统工艺的缺点。它不仅较电镀工艺防渗可靠(因镀层厚度及致密度达不到要求,漏渗经常发生),而且使用方便,省时、省电、省钢材。涂料防渗作为一项新兴技术,正受到热处理行业的青睐。
目前国内市售和自用的涂料有几十种,国产进口均有,它们性能各异,价格不同。如何选择好合适的产品,解决本单位局部防渗问题,对热处理工程师而言,非常重要。
1 与热处理工艺相适应
产品不同、零件不同,局部防渗的要求也各不相同。在丛多的防渗涂料品种中,要根据零件局部防渗的要求来选择。
1.1 防渗目标要明确
渗何种元素,一定要选防该元素的防渗涂料。这点一般不会弄错。但是,热处理工艺不同,对涂料的要求也不相同,例如气体渗碳、固体渗碳与液体渗碳,又如气体渗氮与离子渗氮等,它们要求防同一种元素,但涂料性能大不相同,选择时要搞清涂料的适用范围。
1.2 要注意零件渗层深度
对于渗碳,由于渗层深度要求不同,对防渗碳涂料的要求就不同。如渗层有3mm以上时,选用一般的防渗涂料可能就不行,必须选择适于防深层渗碳的涂料。防深层渗碳涂料的特点是在长时间高温、高碳势的作用下,涂层性能稳定、不流挂、不滴淌、阻渗剂在气氛中无变化,能长期阻止活性碳原子的渗透。
1.3 渗碳直接淬火后,防渗面要再切削加工的零
因为淬火后防渗面必须无硬点才能加工,国内涂料不是都能满足此要求,有的是配方问题,有的是使用工艺问题。选择某一涂料后,先试验,找出规律,确定使用工艺后再批量使用。
1.4 渗碳直接淬火后,防渗面硬度有不同要求(3055HRC
当防渗面要求在30~40HRC时,要求防渗可靠,无渗漏。当防渗面硬度要求在45~55HRC时,就要求防渗涂料有限量渗漏性能,使防渗面大到一定的碳浓度(低于渗碳面)。国产某些涂料已具备这样性能,利用控制涂层厚度来控制渗面的碳浓度,达到控制不同硬度的目的。
淬火后的硬度与材质淬透性、几何形状及尺寸大小和淬火介质种类等因素有关,同涂层厚度及其导热性也有关。具体零件必须经过试验,找出该涂料层厚度与硬度的关系,方可用于生产。不同防渗涂料其漏渗性能有差异,其涂层厚度要求也不相同。
1.5 零件对防渗涂料的自剥率要求不同
自剥率为零件淬火后涂层从防渗面自动剥落的比例,自动剥落越多,自剥率越高。自剥率主要与涂料组成、热膨胀系数、涂层厚度有关,另外还与零件表面粗糙度、材质、淬火介质等有关。涂层自剥的原理是,金属基体的热膨胀系数远远大于硅酸盐陶瓷涂层(瓷釉)的热膨胀系数,在激冷(淬火)过程中,涂层的收缩比金属基体慢,涂层就会自动脱落。涂层的抗压强度与涂层的成分有关,但涂层厚度对其影响更大,涂层越薄,其弹性越好,抗压强度越高,越不容易自剥。相反,涂层越厚,越容易自剥。目前对防渗涂料的自剥性能持两种观点。一种认为自剥率越高越好,这样可减少残留涂层的清理工作量;另一种认为自剥率越低越好,这样可以保护淬火介质不受污染。热处理技术在进步,设备在不断更新,新型昂贵淬火介质用得越来越多。在提倡“绿色热处理”得今天,保护好淬火介质少受或不受污染势在必行。使用自剥率低得防渗涂料,将残层放到淬火后去清理会更经济、更方便一些。
有一种模糊认识,以为自剥率高得涂料就是淬火后可完全不用清理,可直接进入下道工序,也就是说防渗面残层一点不留。实际上只要是硅酸盐类型得涂料,它或多或少总有残留,哪怕很少一点,都必须在热处理车间清理掉,不允许带入下道工序。既要清理,自剥率高低只决定其清理难易,却不能省掉此道工序。有的涂料厂商在回答这一问题时,有意无意地给用户造成省去清理工序得错觉。
当然,对那些几何形状复杂、沟槽多得防渗部位(如螺纹、内孔等),为便于清理应选用容易清除的涂料。现有涂料多数为硅酸盐涂料,残层脆性大,用喷砂或抛丸法容易清除。但喷砂或抛丸时,要注意砂粒及钢丸直径,最好选形状复杂,带有锐角的细小钢丸,这样更容易清理一些。
国内外各种防渗涂料对涂层厚度要求大不相同,从0.1~2.0mm均有,相差10~20倍之多。不难理解,要求涂层越薄的防渗涂料其防渗效果越好,单位面积所耗用的涂料量就越少,相对费用便低(经济)。而要求涂层越厚的防渗涂料其防渗效果相对较差,它不得不用较厚的涂层来弥补,单位面积所耗用的涂料量就多,费用自然就高。如果按单位面积所耗用的涂料成本去比较,该选哪种防渗涂料就很清楚了。
有时,生产商也会用涂层自剥率高来说服用户。知道了厚度与自剥率、消耗定额、保护淬火介质、清理工序之关系,用户就会有明智的选择。

在保证防渗效果的基础上,使用是否方便也是大家关心的问题。
2.1 商品涂料以单组份为好
防渗涂料分溶剂型和水基型外,还可按单组份和双组份来分类。在水性涂料中,单组份涂料是厂商已研磨加工好的浆状物,用户只需搅拌均匀即可涂覆。双组份涂料是以粉剂和液体两种形式一同供货。涂覆前,用户按要求将两组份调和搅匀。单组份涂料的优点是组份恒定不变,使用方便,对防渗效果影响小,容易进行质量控制。双组份涂料调和时,厂商虽提供了配比,但实际操作中往往有波动,凭手感调节粘度,多加或少加某一组份不可避免,涂层的组成容易波动,其防渗效果也会变化,必然影响到产品质量。
单组份涂料用毕,加盖密封可长期保存,不浪费。双组份涂料必须用多少调多少,估计不准,要么不够,要么剩余,剩余部分不易保存,干结后就浪费了。据试验研究,部分双组份涂料调和后,必须及时使用,放置时间稍长就会自动增稠,失去流动性,变成膏状,甚至固化(这也许是不能加工成单组份涂料的原因)。自己调和的双组份涂料因填料(干粉)分散到基料(粘结剂)和水中相对困难,又未研磨,其均匀性、流动性都会受影响。

溶剂型涂料因溶剂易挥发,自然干燥快而受到个别用户欢迎。可是又因其毒性大、气味猛、污染环境、不易贮存而受到冷落。随着社会环保意识提高,高档汽车罩光面漆、建筑装饰漆都是向水性漆方向发展,非装饰用的防渗涂料更应走水性化道路。
水性化的防渗涂料按粘结剂类型分为无机和有机两大类。上市涂料以无机粘结剂居多,有机粘结剂的水性涂料已有上市。无机粘结剂的最大有点是粘结剂与其他硅酸盐在高温下形成瓷釉。有机粘结剂在高温下则预先裂解成低分子有机化合物被烧掉或排除,余下粉剂在高温下单独形成瓷釉。不管哪类粘结剂,都是与水一道作为载体,使粉剂均匀分布在金属表面上,在炉内高温下成釉,起到保护作用。
水性涂料以水为分散介质,涂层中自然含有大量水分。刚涂覆的涂层,随着水的挥发,表面干结,具有一定粘结力和机械强度。虽如此,涂层组织内部仍含有不少水分,如若将此涂层(随工件)直接送入高温炉内,水分会立即气化冲出涂层。在此过程中,不仅会破坏涂层的完整性,也会影响涂层与基体的粘结,甚至剥离。因此,在工件入炉前,尽量除去涂层中的水分。
水性涂料的自然干燥,受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影响。气温高、湿度低,涂层干燥快。一些厂商在强调自然干燥的时候,对气候、温度、湿度的影响避而不谈,给用户造成一种错觉,自然干燥简单方便,对涂层防护效果无任何影响,从而埋下少隐患。实际上,我国地域辽阔,东西南北气候差异很大,自然干燥不宜通用。再说,气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变数,不可能制定出一个环境温度、湿度变化与自然干燥时间、残余水分的关系曲线来控制残余水量。如只按厂商提供的时间自然干燥,当气候变化时,涂层残余水量也不会相同。
为使进入高温炉内的涂层残余水量尽量地少,应改自然干燥为烘干才好。烘干工艺仅提供一个温度和时间参数,各地、各厂均用一个条件,使涂层残余水分控制在一定范围。据我厂出国培训地同志讲,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工厂使用水性防渗涂料时,在烘干工序上一丝不苟,值得我们借鉴。
每个工厂条件不同,用什么方法干燥由各厂自己决定,本文只是想说明什么方法更好。希望涂料厂商在提供使用方法时,能更科学、更严谨一些。
2.3 工件清洗
清洗工件的目的是让涂料能很好地同金属表面结合,干燥和粘结牢固。如果工件表面有油,水性涂料很难涂覆,覆盖上的湿涂层又会收缩、露底。油水不相溶,这是最基本地道理。即使勉强覆盖,因结合不牢,干燥后也可能壳起、剥离。为保护环境,建议用水性金属清洗剂清除油污,不用汽油等有机溶剂清洗。清洗地要求不象电镀等行业那么高,目的是涂覆方便、粘结牢固。
3 涂料的通性
防渗涂料既然是涂料,就应该具备涂料地通性,在选择单组份涂料时,有些主要性能不可忽视。
3.1 悬浮稳定性
涂料一般由填料(粉剂)、基料(粘结剂)、溶剂(有机溶剂或水)和各种助剂组成。它们在外力和助剂作用下,将填料均匀地分散在基料和溶剂中,制成均匀的、有流动性的浆状悬浮物。涂料长期密封贮存,应允许有少量分层,经搅拌,很容易恢复成均匀的、有流动性地浆状物。悬浮稳定性较差地涂料贮存一段时间后,分层严重,底部沉淀结成硬块,很难搅拌均匀,不能恢复到均匀、流动性好的原始状态。购买单组份涂料时,一定要注意其悬浮稳定性是否合格。如不合格,一旦结块,不宜再用。否则,很难保证有好地防渗效果。
3.2 触变性
所谓触变性,是涂料具备的特殊性能,即当涂料由于搅拌或摇动,其粘度即降低的流动性质。凡触变性好的涂料,经搅拌或摇动,均应变成均匀的、粘度低、流动性好的浆状物。如果经搅拌或摇动,涂料粘度仍很高,流动性很差,仍呈膏状,其触变性就不好。触变性差的防渗涂料,有的干脆叫防渗膏,就是这个道理。膏状物流动性差,难涂覆均匀,操作不方便,一般涂层较厚,耗费大,应尽量不选。国产某防渗涂料在贮存时呈膏状,少有分层。但一经搅拌、粘度降低,变成流动性很好的浆状物,这种产品较好地解决了触变性问题。它不仅有利于贮存,便于涂覆,同时克服了涂覆中易产生得流挂现象,有利于一次涂较厚得涂层。
3.3 流平性
由于防渗涂料多位非装饰性涂料,对流平性要求不高,如有特殊要求,可把流平性作为选择指标。
3.4 防霉、防腐败性
水性涂料在贮存过程中,细菌滋生繁衍,发霉、变质、腐败等问题时有发生,如何防止细菌滋生繁衍,成为涂料配方设计师应考虑得问题。选择有机粘结剂得水性涂料时,用户要特别注意其保质期的长短,选用保质期长得涂料,购回后尽量在保质期内使用。涂料防霉、防腐败性能越好,保质期越长。在保质期内变质,应向厂商索赔。变质涂料因其分散性、粘结力受到破坏,尽量弃之不用。由无机粘结剂(硅酸锂、硅酸钠、硅酸钾)配制的水性防渗涂料,细菌难以滋生,很少变质。
3.5 涂层高温稳定性
市售防渗涂料中,由少数高温稳定性较差,主要表现在热处理温度下,涂层粘度降低,慢慢从原处往下流淌,滴到其他部位。原涂覆涂层处涂层逐渐变薄,其结果是原部位防渗效果变差,需渗碳的部位一旦滴上釉滴,则该部位渗不进碳,严重影响产品质量。如果在热处理加热时,釉层处于粘滞(粘度高)、致密的状态,不仅不流淌,阻渗性能也会很好。用户在选择选涂料时,高温稳定性要预先考虑到才好。

4.1 国产进口涂料价格不同
目前国内市售得进口防渗涂料不多,多数是从技术引进渠道带进来的。据悉上海某国代理销售的“渗碳保护剂”价格为每公斤300~500元,而直接从国外进口,价格也不低。国产防渗涂料品种不少,性能也不错,但价格却只有每公斤几十元,其差价在5~10倍之间。国产货是值得多应用的。
我国已正式加入WTO,国外防渗涂料类产品将以何种方式进入我国,国内厂商将如何应对,业内人士应该重视。
4.2 价格低不一定经济
显然,影响单耗成本的因素不只是涂料的价格,而主要是涂层厚度。除考虑每公斤价格外,还要看每公斤涂料能涂覆多少面积或单位面积耗用涂料的成本。只有把价格和涂层厚度结合起来,才能选择到真正价廉物美的涂料。
4.3 厂商的服务和技术保障不同
每个工厂的习惯和条件的差异,决定了他对不同品牌涂料有所偏好,除综合考虑上述各种因素外,还应把考虑供货厂的服务水平放在重要位置。厂商的售前、售中、售后服务质量的优劣,直接影响到用户的生产控制、质量稳定等大事。防渗涂料是精细化工产品,它属于热处理工艺材料范畴。因其应用的局限性,国内专门从事这类产品研究的人员非常有限。虽有专业生产厂近20家,但纯生产的多,开放研究的少。产品配方多数从科研院所购买,按配方生产,厂商对产品技术难以全面掌握,要求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就困难不少。用户的问题往往得不到满意的解答。从而使防渗涂料的应用受到限制。
选择技术服务好,技术有保障的防渗涂料生产商,是热处理工程师应十分注意的。一个再好的产品,当被你采用时,它都有一个适应、磨合的过程,不可能一蹴而就,必须在工艺、技术上适当调增。只有厂商的技术服务到位了,上述适应、磨合工程才会缩短,否则用户将很难适应,甚至会半途而废。要少走弯路,少出问题,必须有厂商的产品质量、服务质量、技术保障作支撑,才能使涂料防渗技术给用户带来效益。

参考文献:
[1]谢浪.螺纹的防渗碳与漏渗碳处理[J].金属热处理,2000,25(12):29-30.
[2]张兴奎.防渗涂料“自剥”性能辨析[J].机械工人(热加工),2001,(10):19.
[3]邵规贤,苟文彬,闻瑞昌等.搪瓷学[M].北京:轻工业出版社,1983.
[4][美]TC巴顿,郭隽奎,王长卓.涂料流动和颜料分散—流变学方法探讨涂料及油墨工艺学[M].北京:化学工业出版社,1988.

 

本文发表於《金属热处理》2002 27卷第6P23-26